国家政策支持引进落后技术?
虽然在引入日立等离子面板生产线这一问题上,专家们都持保留态度,但他们也一致认为,引入技术是手段之一,研发产业主流技术是国家鼓励的方向。
以面板为例,国家发改委年初下发通知,自2009年起将连续三年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对部分项目予以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特地提出要“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
京东方、龙腾光电及一些地方政府的液晶面板制造筹建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为150亿美元左右,仅在今年内就会落实95亿美元。在国家电子振兴计划纲要中,对面板产业的投资更是将超过千亿元。“如此大的资金支持,促使许多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投资。”刘步尘表示。
我国虽是家电生产大国,却在占平板电视总价值70%的面板上高度依赖进口。专家们都很赞同地方政府与企业联合兴建面板产业园,认为地方政府会在很多方面给投资方优惠政策。但刘步尘对建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以及8代以下液晶面板生产线持观望态度,他认为这种技术输入对中国面板产业发展及平板电视发展并无帮助。
公开资料显示,鑫昊是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投资的国有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目前处于筹建阶段,办公地点设在新站区管委会的办公大楼中。鑫昊综合处负责人透露,鑫昊20亿元的投资都将来自一家名为鑫城的公司。
新站区从今年4月份开始对区内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整合重组,将区属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对外投资项目及其他相关国有资产全部整合到鑫城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名下。重组后的鑫城承担产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平台、参与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职能。整合后的鑫城资产总额达57.66亿元,净资产37.47亿元。
如此看来,鑫昊的国资背景毋庸置疑。那么,国家的钱该怎样花?
中央早已提出,国家安排的资金将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政策取向。国家领导人也不断强调,产业技术投资要“忍受短期的转型阵痛,谋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刘步尘认为,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一般都得花巨资,不管是财大气粗的国企还是地方政府,都应该在投资面板上三思而后行,特别是地方政府,一定要理性思考,千万要避免为政绩、短期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盲目引进。此外,国家一定要对申请企业做出严格的资格审查,要确保国家资金投入是值得的。
“我个人认为,企业间的合作也很重要。比如,日立出售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完全可以采取参股的形式,中方可以控股,而日立也有股份在其中,这样可以规避中方的风险,面板贴日立的品牌也更容易找到买家。此外,中国企业之间也应该多展开合作。”刘步尘补充。
当记者问及中国的技术创新什么时候能真正立于世界前列时,刘步尘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远了,很多企业已经在做了。如果还有企业、政府要投资,我建议它投到未来科技产业中,并早日实现技术产业化,如在有机发光显示(OLED)方面,我就对它充满期待,更想看到这项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产业化后的商业价值。”
“中国制造”怎样变“中国创造”?
目前,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都认为中国企业已度过原始积累阶段,如何完成“华丽转身”,由国内著名品牌变成全球品牌是它们面临的难题。
海尔、联想等品牌在国内已是非常著名的品牌,在国内所占市场份额也很大,但这些公司走出去之后,都面临着难以立足,甚至不得不收缩海外战线退回国内的困境。那些想靠引入技术走出国门的企业也往往“受伤”很深。
刘步尘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中国产品不掌握专业核心技术”。以彩电为例,平板核心技术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中,数字电视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手中,没有技术就没有创新产品,消费者当然不“买账”;中国企业在经营方面急功近利,不愿为开发市场打基础,这点与外资品牌截然相反,当年柯达进入中国市场时曾表示“已做好在中国市场亏损5年的准备”;品牌打造是需要市场培育的,中国品牌在海外只擅长低价策略,但价格战只能维持短期利益,最终给消费者的感觉就是“便宜没好货”,这种策略注定无法与外资品牌在海外市场形成竞争。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品牌经过多年发展仍停留在“中国制造”阶段而非“中国创造”,这与缺乏技术有着重要的关系。从事品牌研究多年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陈培爱发出这样的感慨:“品牌最核心的就是产品,但给产品做推广时,不管是广告策划商还是普通消费者,都希望看到产品的"亮点",有"亮点"才能推广,消费者才会关注。那么,"亮点"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技术创新。”
一直以来,外资虽口口声声说对华输入技术,但在中国迅速崛起阶段,外资对超前技术、先进技术的保护非常谨慎,即使中国花巨资也不可能得到先进技术。以“液晶之父”夏普为例,该公司极少与其他公司合作,即便合作,也只停留在资金上,面对拒绝分享技术的企业,要强国,中国只能走技术自主之路。
2007年,娃哈哈与达能“不欢而散”后,宗庆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看来,和它(达能)合资没什么好处。当时想着市场换资金换技术,其实人家不可能给你。达娃合资值得整个国家和民族去反思。”
如今,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已殃及实体经济,中国企业、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道路在哪?中国技术创新之路在哪?也许,“熊彼特”能回答这个问题。
1912年,大萧条时期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概论》一书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等。
此外,熊彼特还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在市场中不断引入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经济衰退有其正面影响,它可能为企业提供成为强者的战略机遇,而经济复苏时,推迟创新投入的企业可能会眼睁睁错过巨大的增长机会。中国企业需抓住这次机会。
别让“廉价面包”变成“沉重包袱”
“近段时间频频传来国内资源性企业海外收购的消息,如中石油联合BP石油中标伊拉克最大油田、五矿收购澳洲矿企等。这种收购可以增强中国企业在全球的资源布局,有利于中国企业发展。”刘步尘表示,“但我们绝对不能贪便宜。”
面对越来越多禁不住诱惑的中国企业,一些专家和学者撰文表示,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必须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该不该花钱收购?什么样的企业收购过来有价值?如何规避收购的风险?
对此,陈培爱表示,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国门、成为国际性企业,收购是必要的。本土品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方式大概有三种:一是通过海外收购实现,如联想收购IBMPC业务;二是成为中国惟一特大品牌,如青岛啤酒(600600,股吧);三是小商品塑造大品牌,如温州企业等。由此来看,海外收购应该算一条捷径。但更重要的工作是要思考找什么样的收购对象。
刘步尘介绍,由于金融危机,很多跨国公司急需甩掉包袱,将待售公司或业务开价很低,如苏宁收购日本家电零售企业LAOX27.36%股份的价格为5730万元人民币;合肥引入的日立等离子生产线不到20亿元人民币。
在“价廉”的“诱惑”下,中国企业应该清醒,便宜并不一定是好事情,收购不好就等于接过了别人的“包袱”。收购前一定要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是技术、产品、品牌还是管理经验?刘步尘总结:“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但总体来说必须坚持一条原则——收购的公司或业务一定是代表产业前端发展方向的,避免收购一个没落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