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高处不胜寒
等离子电视在市场上高处不胜寒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厂商阵容上,二是产品线上,三是价格上。
在厂商阵容上,形成日系、韩系、国内厂商三大阵营,但在等离子上不同于液晶的现状是,以日系厂商占主导地位。在日系厂商的把持下,等离子核心器件的供应难以形成规模,而且在中国市场以价格为导向的消费习惯,也使得日系厂商在等离子技术上只有“独来独往”才能够使其保证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
按照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松下、日立等两家厂商在等离子市场的份额和零售量都在正在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排除销售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主要是等离子在尺寸上的硬伤——单打一的规格(与液晶电视宽广的规格型号相比),使其缺少液晶电视更宽的型号规格,以及难以形成价格上更多的灵活性,加上为保持住高端形象,所以在市场上形成萎缩的趋势。
虽然韩国的三星和LG在等离子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但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差强人意,特别是在价格上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状态,这也使得其在市场份额和零售量上出现较大的徘徊。特别是几年以来,三星等离子在中国市场出现了大幅的下滑。而LG自从调整其在中国战略之后,其等离子产品在市场上开始爬坡,呈现逐月上升趋势。
国内等离子厂商在产品上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首先,看好等离子市场,但在产品上受制于等离子屏的渠道来源,而且很难形成规模产能。其次,在价格上虽然做了很多文章,但在整体势能上依然与日系品牌形成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销售规模和单台利润率。最后,舆论一直在唱衰等离子,而等离子阵营在面对“唱衰等离子”的舆论面前,没有任何应对举措,特别是2005年在日系液晶和等离子厂商之间引发的口水战,也使得等离子在市场上丢掉了很多形象上分数。
再有就是等离子在能耗上一直处于“高能耗”的档位上,尽管目前已经达到230瓦,但与液晶相比这是一个致命的硬伤。而面对能耗等离子厂商采取的回避策略,更加重了人们对等离子在能耗上的疑虑。布局前日本松下面向媒体做了等离子的试验,但是这种试验要想抹掉深刻在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也是“杯水车薪”之举。
综合多种因素构成的等离子电视在市场上的“高处不胜寒”,在足球世界杯期间只有通过价格来获取日益萎缩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