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 频道

美的核心战略团队重构 3个核心高管离去

  【IT168 资讯】在即将迎来整体上市一周年之际,近日美的集团蔡其武、黄晓明两名高管的离职在市场激起阵阵涟漪。

美的核心战略团队重构 3个核心高管离去

  这是方洪波接棒近2年以来美的集团第二次曝出高管动荡。原先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7位核心高管,目前已离去3人。

  与方“同时代”的股肱之臣频频去职,在外界看来,美的集团内部或现内斗升级。

  7核心高管去3

  家电行业从不缺乏故事。

  2014年7月5日,美的集团对外宣布,公司董事兼副总裁蔡其武、黄晓明双双离职,令业界错愕。

  自此,蔡其武将不再担任美的集团任何职务,而黄晓明将在公司控股股东美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美的控股”)任职;其下一步具体动向疑云待解。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1岁的蔡其武与美的集团现任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同时于1992年进入公司,曾任美的压缩机事业部总经理、机电装备集团总裁;美的电器董事、高级副总裁。黄晓明则于1996年加入美的,现年43岁,曾任美的电器副董事长,美的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此二人均属何享健时代的老臣,曾为“何老板”的左膀右臂。

  如今这两位“辅政大臣”突然去职,在外界看来颇有“给方洪波集权让路”的味道。历史上并不乏类似的故事。2011年杨元庆接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后,联想集团也曾出现过一轮高层变动——被视作杨元庆接班人的陈绍鹏被调任到联想控股,而副总裁汤捷辞职离开。

  美的集团内部再现权利斗争升级?

  对于市场解读,美的集团表示不予回应,“公告已经说得很清楚。”证券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可以断定的是,这一场高层变动已在美的集团发酵了有些时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美的内部难免也有利益博弈。蔡、黄是主动辞职还是被动劝辞不清楚,但从其近日增持的表态上,即使有什么利益矛盾,也已经调和了。”一名要求匿名的资深家电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

  公告显示,蔡其武和黄晓明辞职前于上个月刚刚尾随方洪波各增持了美的集团股票199.24万股、221.33万股,看似颇有深意。截至2014年7月4日,蔡其武、黄晓明手中分别持有美的集团5199.24万股、5221.34万股股份,市值财富均将近10亿元。

  但不料火速增持之后是匆匆卸任。

  事实上,这已经是美的集团整体上市近一年以来第二次曝出高层动荡。

  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公司的7位核心高管,包括董事长方洪波、总裁黄健,高级副总裁袁利群、蔡其武、黄晓明以及董事栗建伟、郑伟康,分别持有上市公司2.1%、1.75%、1.4%、1.17%、1.17%、1.17%、0.58%的股权。若按44.56元/股的发行价计算,上述七位高管的身家将分别达到16亿、13亿、11亿、9亿、9亿、9亿、4亿。

  出人意料的是,上市一个月后,美的集团原董事及总裁黄健即提出请辞。

  黄健与方洪波1992年同年进入美的,同为何享健爱将,其后二人分别掌管美的旗下日电和制冷两大集团,职位相当。但在2012年8月,何享健将美的这艘千亿级“巨舰”的董事长权杖交给方洪波,黄健任总裁,原先制冷、日电、机电和地产四大二级平台被撤销,方洪波、黄健的职位从以前的平行关系变为上下级。据美的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一山难容二虎,黄健虽然享有总裁头衔但实为虚职”。

  而黄的离去,事实上开启了美的集团“老臣隐退”的阀门。坊间传言称,“何老板希望由方洪波集权,不希望多头管理,避免政出多门、效率低下。”

  何享健御权术

  此次离职的高管之一黄晓明,下一站将前往美的控股。至于履新何职,美的集团证券部人士表示“不属于上市公司披露范畴”。

  而美的控股,是何享健在幕后施展高超股权控制术的平台。据接近美的集团的人士透露,“何享健在幕后还是有操作一些,大的战略由何提出来,但具体执行应该是方洪波来做。”

  公开资料显示,美的集团法人代表为方洪波,营业执照变更日期为2013年12月19日,注册资金近16.86亿元。

  而何享健早在2002年8月5日于美的集团体外成立了美的控股。法人代表为何享健,其注册资本金为3.3亿元。股东仅有两人,何享健和其儿媳妇卢德燕,均以自然人股东身份,分别投资3.12亿元和1800万元,约占94.55%和5.45%股权。据备案信息显示,何享健为美的控股执行董事,栗建伟为经理,何享健的夫人梁凤钗为监事。

  重组完成后,由何氏家族控制的美的控股及宁波开联实业发展公司合计持有美的集团36.64%的股权,为控股股东,也就是说,何享健仍紧握美的集团所有权和控制权,其精明老辣可见一斑。

  此外,何氏家族在美的集团之外还控制着另一个比家电行业前景更广阔的集团——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盈峰投资”),由何享健之子何剑锋执掌。

  盈峰投资身上带有浓厚的“何氏家族色彩”。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于2002年设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居委会工业园置业路2号。其注册资本为8亿元,由何剑锋、于叶舟、杨力分别出资7.28亿元、4000万元、3200万元,各占91%、5%、4%的股权。

  事实上,这家由何剑锋创办的投资公司目前已成为一家多元化的投资控股集团。官网信息显示,盈峰集团相关业务集中在金融、零售、制造业等三大行业,下属有盈峰资本、贝贝熊、上风高科(9.18, -0.03, -0.33%)、盈峰粉末等多家控股子公司,同时还是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并战略投资开源证券、顺德农商银行、香港卫视等。其中,在金融领域,盈峰资本旗下的证券投资基金、PE投资基金近30只,管理资产近50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投资还涉足文化产业,并积极探索该领域投资机会。

  由此可见,在淡出美的集团经营管理的同时,何氏家族早已布局了另一个同样庞大的“隐形美的”。

  转型自救

  而交棒到方洪波手上的美的集团,近年来已历经生死和起落。

  2010年是美的历史上最为耀眼的一年。随着美的集团下半年突破1000亿元销售收入,何享健提出了“五年再造一个美的”的目标,即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

  不过,尽管整体营收从2003年的140亿元猛增至2010年的近1000亿元,美的的利润水平较为低下。在集团业绩登顶的当年,美的电器(原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仅为16.69%,格力电器则达到22.31%;单看空调,格力电器毛利率为22.54%,青岛海尔为17.79%,美的电器17.68%。

  但快速扩张,一直是根植于美的身上的DNA。追逐销售规模增长的欲望驱使这家狼性公司继续沿着扩大投资、扩大规模的路径以及2000亿目标狂奔。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家电行业政策刺激退出、房地产调控加剧及出口需求衰减,2011年整个家电行业急转直下,迎来了可怕的寒冬。

  雪上加霜的是美的运营模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前述家电行业专家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美的是做风扇起家的,继而进入空调领域,后来做电冰箱,洗衣机,它特别快地扩张自己的产品线,基本思路就是在各地建立了61个销售分公司保证迅速出货,结果美的却慢慢变得臃肿腐败,现金回流减少。据说2011年何享健有一次去下面分公司考察,发现下面老板的花销、排场比他还厉害,意识到庞大的美的帝国里面体系出现很多臃肿支出和冗余人员。”

  多年沉疴终于爆发,美的大干快上的势头仅持续到2011年中,逆转骤然而至。2011上半年,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97%相比,美的电器同期净利润增长只有13.7%;前三季度,其收入增长43.24%,净利润增长9.59%。

  如同百米赛跑运动员,冲刺过猛的美的已到了悬崖边缘,生死旦夕。

  变革迫在眉睫。美的集团从2011年8月份开始提出要进行战略转型,从做加法变为做减法,从以规模为中心变为以产品为中心,从注重销量变为注重毛利,从诸侯分立变为“一个美的”。

  市场最直观的感受是,2011年11月这家中国家电巨头企业开始大幅裁员。

  事实上,美的做了更多调整,包括给自己重新定位。“美的在各个品类中都做不到第一,比如空调,前两名是格力和美的;微波炉,格兰仕和美的;洗衣机,海尔和美的;冰箱,海尔第一,美的差不多是前4名。”据前述家电行业专家介绍,“以前美的是依靠中低端产品来迅速占有市场规模、塑造影响力的,但随着家电行业危机的到来,这种薄利多销的模式已经不适合美的的长期发展了,必须得转型到中高端产品上,它以后一系列措施都是围绕这个来转型的。”

  考核策略随之调整,2012年美的集团下令,要求各团队利润增长要高过收入增长,利润率上升,产品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

  同时,为配合转型,美的还推进了两大动作,交接班与整体上市。

  2012年8月,何享健正式交棒于方洪波。对此坊间有说法称,“何享健提出2015年实现2000亿销售额目标后,外部环境有变,他知道自己难以达成目标,所以通过换将方式,否定自己,来破除惯例、寻求转型,是一步很聪明的棋。”

  但就在完成交接班的2012年,美的集团还远未出现复苏气象,公司全年营收1026.51亿元,同比下降近27%;净利润34.77亿元,同比降6.25%。

  直至2013年9月18日,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美的电器大家电业务之外的小家电、机电以及物流等资产被注入上市公司,美的集团首次超越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成为A股最大的白色家电企业。

  当年美的集团即交出较为靓丽的成绩单——公司全年营业收入1212.65亿元,同比增长18.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3.17亿元,同比增长63.15%;每股收益4.33元,同比增长32.82%。格力电器同期营收1200.43万元,盈利108.71万元;青岛海尔同期营收864.88亿元,盈利41.68亿元。

  2014年第一季度,美的集团实现收入385.33亿元,同比增长21.88%,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5.39亿元,同比增长148.53%;格力电器实现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2.18%,实现净利润22.54亿元,同比增长68.86%;青岛海尔实现营收223.93万元,同比增长8.97%,实现净利润8.67亿,同比增长20.28%。

  “经过一年多的阵痛,加上注资,美的已经恢复得不错了。”在前述家电行业专家看来,“不过,如果说今天美的转型已经成功,产品口碑与产品质量能与格力、海尔等老对手匹敌,还为时过早。”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