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资讯】2010年,中国家电业从喧嚣中一路走来,但当那些枝枝叶叶的繁华褪去,我们发现,创新依旧是中国家电业发展的灵魂和主旋律。正如很多专家在解读“十二五”规划时指出,“未来五年,转型是中国家电业的首要任务,而尽快提升创新能力则是重中之重”。而在中国家电业创新道路上,海尔始终以领导者的姿态进行着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
日前,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发布了2010年全球十大创新公司,海尔作为全球家电企业的唯一代表位列其中。而早在12月9日,欧睿国际 (Euromonitor)发布最新全球家电市场调查数据显示,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0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6.1%,蝉联全球先进。如果说欧睿国际公布了海尔的发展成果,那么,此次《新闻周刊》则给出了海尔成功的根源:创新成就了海尔的全球先进,是家电企业发展的生命力。
模式创新:打造全球竞争力
海尔对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最为全球专家学者所津津乐道。其中,世界著名商学院沃顿商学院的马歇尔教授自2003年起就跟踪研究海尔的管理创新,他的观点是,海尔的管理模式超越了西方代理理论,创造了“超级团队”的新模式。而马歇尔教授所说的“超级团队”正是海尔创新的“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据了解,“人单合一双赢”的本质是,员工有权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决策,员工有权根据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自己决定收入。在这里,“人”是员工,“单”不是狭义订单,而是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人单合一即员工和客户是利益共同体。这一模式创新带来了两个颠覆性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从正三角变为倒三角,企业的核算体系从资本主义变为人本主义。而这一模式创新充分适应了互联网时代消费需求的变化,极大提升了企业对于市场的反应速度。
我们知道,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更加个性化,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大规模制造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必须转变为用户驱动的即需即供模式,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海尔率先打造虚实结合的网络体系,以“人单合一”的自主经营体为支点,从互联网上发现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再以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物流网和服务网,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实践“零库存下即需即供”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出一个满足用户动态需求的体系。
显而易见,海尔所创新的商业模式包括了管理、渠道、销售等各个方面,可谓环环相扣,保证了这个庞大的家电企业的良性且高效运转。“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海尔的战略思路非常清晰,其创新实践使企业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全球竞争力。
技术、营销创新:第一时间满足消费者需求
商业模式的创新就像一个人的大脑,保证了企业良好的反应和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如果想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甩开对手,始终在前面领跑,那么作为两条腿的技术和营销创新则显得尤为关键。毕竟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对企业的模式创新不会有太多直观的感受,但技术、营销两方面的创新,则会与消费者产生最直接的交流与互动。
《新闻周刊》网站在评论中指出,海尔能够蝉联全球先进的成功之道,一大因素便是通过技术创新迎合不同的消费需求。例如在欧洲,海尔意式三门冰箱凭借独创的抽屉式设计与时尚的外观,被当地消费者誉为“艺术品”;在美国,为了满足当地消费者集中洗衣的生活习惯,海尔推出了13公斤大容量洗衣机;在日本,海尔整合当地研发资源开发出了噪音低于30分贝的高端洗衣机;而在中国,海尔集团高端品牌卡萨帝则以“汲取精致生活灵感,缔造永恒艺术品质”为研发理念, 推出系列创新艺术家电,已成为白领消费者的首选。
在2010年家电业呼唤创新的趋势下,很多企业摆脱了单一的广告营销手段,营销亮点频出,但在这之中最为抢眼的,自然非海尔莫属。在举世瞩目的世博营销大战中,同时赞助多个国家馆,以海尔美国、海尔欧洲、海尔澳洲的全球化形象纷落世博会,当之无愧世博百年历史的营销经典之作。同时,海尔还在世博会上开设“物联之家”展区,推出去最新技术创新成果物联网家电,并通过与观众进行的体验式互动交流,十分巧妙的传播了“海尔,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念。当然还包括海尔周、海尔日、全球新品鉴赏会、“希望小学走进世博”等精彩纷呈的营销手段。
专家指出,海尔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反应敏捷的大脑——模式创新,强劲有力的双腿——技术、营销创新,让海尔在创全球化品牌之路上成为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