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 频道

三网融合加速推进,各地将报送实施方案

  8月2日,工信部发布公告称,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已向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印发了《关于三 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8月16日前报送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分析人士指出,试点方案的推出预示着三网融合的进程加速。

  作为较早开始三网融合探索的彩电大鳄,康佳等企业已做好互联网电视智能化的技术准备,上月29日,康佳集团更是与数十家软件开发厂商达成了关于智能电视软件开发的合作协议,可见国内彩电行业正在向软件技术领域发力,如今在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市场,潜能释放的开始

  三网融合意味着一场市场盛宴的开始,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线用户达到1.6亿,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未来3年可带动投资和消费达6880亿元,除了互联网、电信运营商和广电总局通过合作分享这市场巨大“蛋糕”之外,内容提供商以及消费电子厂商都将从中受益。

  事实上,早在2008年底,国内各彩电企业便开始布局互联网电视,去年起,以康佳为代表的国产彩电厂商宣布停产部分非互联网电视,将互联网功能定为电视的标准配置,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如今借着三网融合的东风,国内彩电厂商密集推出新品,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有数据显示,2010年1-5月份,具备互联网功能的电视销量出现爆炸性增长,零售量接近70万台,占所有平板电视零售量近10%,其份额可见一斑。

  “2010年网络电视正式进入智能时代,”康佳集团总裁陈跃华表示,随着三网融合的日渐提速,市场对于具备互联网功能的智能电视反馈相当积极,需求显著增长,彩电企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此次试点政策也将刺激智能彩电领域及其相关产业链释放出更大的市场潜能。”
产品,应用建设的拓展

  基于近年来“三网融合”概念的提出,消费者更关心生活是否会有所改变,能否快意地享受更丰富的影视娱乐、教育资讯。而对于厂商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为用户做好技术、内容和服务方面的准备,让消费者能够为其产品买单。

  此时,不少彩电厂商抓住政策机遇,推动彩电制造业升级和向服务业拓展,全面推进包括终端产品、系统设备、软件平台及内容服务在内的一体化、集成化产业发展。以电视屏为牵引,加速“三屏融合”,为家庭和个人用户提供综合信息产品服务。据了解,康佳通过率先推出基于“全开放式平台”而研发的新一代网锐LED智能电视,将电视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商、软件商、门户网、下载软件商、播放软件商等统统整合,从而实现由传统消费电子产品供应商向家用数字多媒体终端及增值服务系统提供商的转变。与此同时,康佳已和广东电信、中录联兴、精品教育网、迅雷、PPS等20多个内容提供商建立起合作关系,今后还将与专业软件公司、高校及软件爱好者合作,编写平台应用程序,最后开放整个平台的源代码,建立开发者乐园网站,让所有消费者参与平台的内容建设。

  “我们掌握了关键器件与核心技术,具备三网融合的技术研发能力,可以提供基于三网融合的软件系统平台,而政策的支持也是应用建设的保障。”康佳集团副总裁、研发中心总经理林盖科如是说。
产业,国际竞争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相比较国内,国外三网融合起步较早,国际上已然显现出整合网络娱乐、3D显像、数字家庭、移动电视等应用的发展趋势,从Intel、Google、苹果这样的IT大擎到索尼、三星等电视巨头,全球消费电子企业似乎都投身到了“智能较量”之中。

  然而,考虑到中国市场的政策风险,国外彩电巨头近年并未在中国智能电视领域大规模开疆拓土。但国内彩电龙头却在2008年后便试水该领域,并随着我国三网融合政策大门的进一步打开,大幅进军智能市场,牢牢占领细分市场先机。

  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市场部总经理黄心仲认为,外资品牌主要致力于普及LED、3D等硬件导向的电视,在软件导向的智能电视方面较为落后,而以康佳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则不约而同把软件平台作为主要推广点。“未来彩电、IT等数码产品的竞争转向了内容的较量、平台的竞逐,发挥消费者自己的创造力,共同来互动、体验甚至创造功能,这更加符合我国三网融合的趋势,有更鲜亮的发展前景,我们认为这也是中国企业的机会。”黄心仲表示。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