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专稿】闪联向国际标准进军,跨过了重要一关,这是中国标准化战略的重大突破,但是,闪联最终能否成为国际标准,并不像媒体报道所宣传的那样“已经没有悬念”。事实上,就闪联本身来看,仍然还面临巨大的挑战,国内的e家佳寸土必争,国外的DHWG和UOPF双重夹击,闪联要在竞争中胜出,任重而道远。
闪联五年三大步
中国政府实施标准战略,意在改变我国60%出口企业遭遇国外技术壁垒的被动局面,这个希望只能寄托于企业。
2003年7月10日,由联想、TCL、长城、海信等国内电子信息骨干企业发起的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中文简称“闪联标准”,英文简称“IGRS(Intelligent Grouping & Resource Sharing)”。企业是技术标准的核心力量,在国家战略标准的推动下,闪联应运而生。作为3C领域(消费电子、通讯设备、计算机)唯一源自中国的国际标准,闪联旨在通过定义一系列的协议标准,支持各种信息设备、家用电器、通讯设备之间自动发现、动态组网、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其核心任务是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2005年6月29日,闪联正式获批成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成为中国知名个“3C协同产业技术标准”,率先占据了中国未来信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2006年7月,闪联标准首正式获得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立项,并于今年8月顺利通过FCD投票,在通向国际标准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重要一步。
闪联五年三大步,既是国内企业联合创新、自主制定技术标准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希望所在。
闪联旨在打造一条机会均等、利益共享的产业链,最大特点是实现了以往三个完全不搭界的领域的互联,推动产业的融合与升级。闪联的成员包括终端、部件、芯片、运营商等各个环节,都是国内一流企业,代表各自领域的最高水平,并且成立一家专门操作标准产业化的公司,正在拓展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
闪联与e家佳能否完美结合
在中国信息化领域,现有两个并行的数目数字家庭标准,一个是闪联,另一个是e家佳。
从时间上看,e家佳在2000年就已经提出,比闪联起步要早3年。起初,两种标准之间颇为相似,区别只是:一个面向办公,一个面向家庭。但是,随着3C融合的加速和相关产品的不断推出,数字化办公和数字家庭之间日渐相融,打破彼此的界限,已是大势所趋。于是,闪联和e家佳涉足的范围开始交叉,各自的产品和服务逐渐互相渗透,两大阵营的正面竞争无可回避,并且逐步升级。
e家佳由海尔、清华同方、中国网通、上海广电、春兰、长城、上海贝岭等七家公司联合发起,“e家佳”标准(ITopHome家庭网络标准产业联盟)是直接面向国内家庭的数字生活标准,主要以家庭网络系统为中心,覆盖电子、家电、通讯、计算机、网络运营等众多领域,目标是推广家庭网络系统标准和平台产业化,形成规模化的产品和市场,已与WAPI联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标准之争的实质是利益之争。e家佳与闪联互不相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争夺国内乃至全球数字化产品的主导权,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取专利使用费。仅以国内市场为例,手机、PC、彩电三大系列产品的市场规模高达1亿台,如果使用闪联或e家佳标准,每件产品以10美元专利费计算,每年就能坐收10亿美元,由标准带来的硬件制造方面的利润更为可观。
有竞争才有发展,但是,e家佳与闪联在无线互联、数据共享、接口标准化、平台智能化、服务协同化等许多方面都有共性,而且最终的方向是一致的,如果形成合力,优势互补,也许更有利于推进中国数字家庭标准发展的进程。
闪联后来居上逐渐领先
相比较而言,e家佳的主要特点在于智能化,在无线互联方面更具特色,在白色家电和小家电领域优势明显;闪联的优势主要是IT和及其周边设备,在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等黑色家电方面更具优势。
由于闪联的产业化以及推广策略顺应了产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目前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了e家佳的前面。
首先,闪联逐渐获得国际认同。3C协同是全球电子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闪联向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下属有关机构提交了国际标准提案,在21个国家成员体的投票中获得19张选票,目前,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在内的11个国家明确表示,参与支持闪联标准,特别是英特尔,由反对闪联变为支持闪联,已经成为闪联最重要的盟友。
其次,闪联的实力不断壮大。闪联标准能否顺利走向市场,并为中外企业所接受,关键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闪联采取“既竞争,又联合”的策略,在坚持自己的技术理念之下,完成和国际标准的兼容。截止到今年10月底,闪联成员总数扩大到100家,其中包括中芯国际、意法半导体等9家芯片厂、11家软件开发商、14家系统集成和网络设备供应商、6家电信产品及服务提供商、11家大学科研院所、及其他类型的企业组织17家,覆盖信息和家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企业,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占有国内计算机产业41.7%、电视机产业84.3%和手机产业46%的市场份额。闪联标准一旦成为国际标准,所有成员以及家用电器、电脑设备、通讯器材企业都将资源共享,各得其所,各享其利。
再者,闪联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一个标准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产品的支撑,闪联在产品的实际应用上,比e家佳走得更快。截止目前,已有闪联PC、闪联笔记本、闪联电视、闪联手机、闪联无线投影机、闪联音效设备等近三十余款各个品牌的闪联产品面市,预计至2007年底累计销量将突破500万台。近日,拥有国内五成白色家电市场的12家顺德企业已经加盟闪联,这将大大加快闪联产业化的进程。
闪联对数字家电的影响
数字家电浪潮扑面而来,市场前景广阔。来自权威机构的预测,支持蓝牙及WIFI技术的产品增长15%以上,消费者对无线文件共享及应用的需求与日俱增,无线传输必将成为未来家电发展的趋势;今年全球数字家庭市场规模将高达1026亿美元,中国数字家庭规模也将达1500亿元人民币,未来几年,中国将有4亿台新购电视机需求,平均每年达1000万台。这一巨大市场需求,既是中国信息产业的增长点,也是闪联标准全面走向市场的非常好的机遇。
电视、通信、网络将推动数字家电等相关产业共同繁荣,未来,无论是通过卫星接入,还是通过有线网和宽带网接入,数字家电都涉及到“三网合一”的问题,这也是数字家电的必然趋势。
近两年,欧美日韩的英特尔、微软、德州仪器、飞利浦、三星等巨头均在数字家电领域展开了凌厉的攻势,包括美国朗讯、美国哈雷公司、比利时巴可网络公司、法国汤姆逊广播系统公司、荷兰爱迪德公司、荷兰万播技术控股公司在内的全球专业广播电视设备厂商全部进入中国,世界通信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已向机顶盒领域发起冲击,盘踞在高端产品阵营的LG、三星、索尼、松下等消费电子巨头纷纷加大在华高端彩电的产量和投资力度,松下甚至喊出了“不能在中国获胜,就等于在全球败北”的口号。数字家电将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技术革命,并将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
当无线传输成为未来信息产业主导技术的时候,制定具有我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数字家电标准,既是保护民族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保护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手段。从这个角度看,闪联如果成为国际标准,对中国数字家电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闪联标准面临三大突破
所谓闪联标准,其实就是以“数字家庭”为目标的“3C融合”应用模式,融三种内容服务、三种网络、三类个人信息终端于一炉,以统一的标准涵盖PC、电视、DC、DV、游戏机、PDA、手机、DVD等各种数字终端,实现信息传输的跨平台操作。
闪联要想成为国际标准,并能成为数字家电市场的主导产品,必须实现三大突破:
一是克服自身的不足。
在国内,闪联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应用环境的不成熟。比如,通信、信息、娱乐等三大网络的融合尚待时日,政策、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瓶颈。但是,闪联自身的局限也很突出,芯片级核心技术由国外厂商所控制,国内企业受制于人,由于各自利益的不同,成员之间各打各的算盘,投国外上游厂商所好,给国内其它成员设置障碍。标准不是哪一家成员的标准,而是整个产业的标准,所以,标准必须得到国内外企业的广泛支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最终能给所有成员带来理想的回报。
二是面对外界的竞争。
在全球范围内,类似于闪联的国际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由索尼、英特尔、微软、飞利浦、惠普、诺基亚等17家企业发起的数字家庭联盟(DHWG),另一个是由松下、索尼、NEC、东芝、三菱、三洋、日立等14家日本企业组成的UOPF组织。索尼是最活跃的分子,一只脚踩在日本标准上,另一只脚踩在国际标准上,目的是要在家电、电脑、电影、音乐和游戏等各个行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闪联与DHWG、UOPF两大标准处于竞争状态,有市场就有吸引力,就有竞争力。事实上,闪联的真正对手是英特尔。以英特尔为首的“数字家庭工作组”,意在建立一个国际标准,起点更高,覆盖范围更广。英特尔与闪联重要成员海信和TCL结为合作伙伴,也是别有所图,一是分化瓦解闪联的实力,二是通过渗透推广自己的标准,最终架空闪联标准。
三是加快市场的推广。
谁的标准能够在市场上生存发展,不是标准制定者说了算,最终还得消费者买单。目前,闪联的产品仍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准确的说,还没有获得国内消费者的广泛认可。除了加大宣传力度,最最关键的是,闪联不仅要创造未来产品的形态,更要不断培育新的应用和市场。标准竞争的最大砝码,最终取决于市场竞争力。全国消费者都买闪联的产品,闪联成为国际标准的砝码自然就加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