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 频道

步履蹒跚 是何因素制约网络电视发展

  【IT168 评论】编者注: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一些业界领导人表示,2006年将是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网络协议电视)年。比如,在一月份举行的消费电子展上,微软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就表示,他预计今年IPTV应用会快速增长,并达到相当大的数量。他还预测:“IPTV会取代以前的视频平台。”

  目前,亚洲和欧洲已经部署了几个中型的IPTV网络,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IPTV项目在香港。据ABI Research的首席分析师介绍,该项目为电信公司PCCW所建,覆盖了香港50万个客户。

  而欧洲主要的IPTV项目包括:法国--覆盖20万个用户、西班牙--覆盖20个用户、以及意大利--覆盖25万用户。

  亚洲国家的有线基础设施通常非常薄弱,但大量DSL用户却高度集中于很小的地区内。因此亚洲运营商试图通过增加像视频这样的新服务来提升面向单个用户的营业额。与此近似,欧洲的有线设施薄弱但卫星通信市场和DSL业务都很强大,因此欧洲的运营商将IPTV推广视作提升其卫星通信市场竞争能力的有力武器,因为IPTV能提供卫星电视力所不能及的交互式服务。那么现阶段国内外IPTV发展如何呢?

欧美IPTV发展为何步履蹒跚?

  首先,消费者不知道IPTV为何物。

  最近有调查显示:近一半的美国和欧洲消费者不知道IPTV为何物。根据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对美国和欧洲(包括西班牙、英国、意大利、法国和德国)6000位用户的一项调查,46%的用户不清楚IPTV这几个字母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甚至有4%的受调查者认为IPTV是一个新的电视比赛节目。

  电信业界的人士热衷于在其市场营销中使用技术术语,但上面的调查结果说明,这种做法不适合于IPTV。电信公司应该做的是着力出售IPTV这样的概念:它能提升普通观众观看电视的体验,它有望将来提供更先进的基于互动的服务,而这需要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

  其次,还没有成熟的收费模式。

  价格是IPTV的一个主要障碍。在埃森哲所做的调查中,54%的接受调查者表示,他们不愿意为了一项能允许他们在任何时候搜索电视、广播以及音乐节目的娱乐服务支付额外的费用。

  IPTV 收支模型建立在许多假设的基础上,但是这些假设假定的是一个相当为人们熟知且稳定的市场,而与此同时,IPTV 的核心定义却处于变化中。

  用户的行为和流量模式将引导产业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区分在网流量和网下流量。网络拥有者最大的担心是,他们仅仅提供了一个其他人免费使用的网络,却得不到任何因流量产生的收益。所以,他们必须区别在网服务和网下服务。而分层服务将同时保护网络拥有者和用户的利益。

  再次,电话公司在电视服务方面还面临法律上的障碍。

  在美国,有线服务需在县及市政府的政策监管下提供。对电话公司来说,在本地层面上与政府谈判很耗费时间。即使有一天得到了本地特许,它仍然需要数年时间才能为其所有用户提供视频服务。

  德州和印第安那州的新法律允许电话公司从州政府那里得到特许,而不需要本地授权,因此本是漫长的过程被大大简化了。弗吉尼亚州通过了类似的法律,但它还没有生效。目前IPTV实际上是由一些更小的公司在引导,它们中的许多为乡村地区服务。除了得到一些特许外,它们的系统更小,这使它们更容易采取新技术。而对大的电话公司来说,特许之战是严酷的,它们不得不与数千个本地政府打交道。

  最后,最大的挑战在于,整个IPTV产业可能低估了它该做些什么去传递服务,用户体验而非技术才是IPTV最关键的因素。

  尽管IPTV有一些技术上的长处,但这些长处是否能赢得并留住用户,还有待证明。同时,一些分析师相信,IPTV并不真正需要一种与有线公司竞争的技术上的优势。对消费者来说,方便性是个诱惑,能从一家公司得到有线电话服务、无线电话服务、宽带因特网以及电视服务,也就是所谓的“四重播放”,对消费者来说是有极大的吸引力。调查显示,用户对IPTV所能提供的服务类型有明显的兴趣。例如,在美国,对于如何更好地看电视这一问题,37%的受调查者选择的是能随时观看节目。而且,欧洲30%的接受调查者表示,他们需要更多的电影频道,这些恰恰是IPTV在技术上能够提供的。

  但是,从上述内容也可以看出,许多IPTV的实施卷入了旧的范例中,如电话业务、电视、视频点播等等的范例,IPTV毕竟只是一种改进,而非真正的创新。当市场变化时,如果仍陷于旧的范例中,也许有一天,运营商将会为保留用户而不得不大幅度降低价格。因此,想要在长期竞争中获胜,电话公司最好做某些方向上的改变,开发更多的其他服务内容,而且,它应该是具有革命性变化的业务,具有真正的创新性,具有数量级的改进。而这,却是IPTV的运营商未能真正解决的。

国内IPTV发展现状

  早在1999年微软便力推“维纳斯计划”,试图将中国庞大的电视机资源与互联网接轨,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时过境迁,今天这一梦想已经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2004年5月,中国网通与IDG等合资组建的“天天在线”获准运行。2004年8月,央视网络电视在上海落地。现在,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始为大学生提供IP电视服务,广州、上海、哈尔滨等地也相继开通了电视终端上的IPTV业务。

  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IPTV问题上比较积极,2005年,两家运营商都在全国大规模开展了IPTV试验网建设。像福建、广东、陕西、云南、江苏、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等省市的测试用户都已过万。
 
  与此同时,广电系统也希望通过IPTV的发展,优化节目内容,改善收入结构,来增加运营收入(2005年广电部门的收入仅为电信的1/10,收入来源仅为广告和有线收看费)。所以,作为国内知名一个持有IPTV牌照的地方广电部门--上海文广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内容提供与固网电信运营商展开了合作。
 
  IPTV产业链的物质基础环节--设备提供商环节也比较成熟,目前国内的IPTV主力厂商有UT、华为、中兴、阿尔卡特、西门子。如UT斯达康与中国网通合作,在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等多个省份开展了IPTV技术系统试验。
 
  毋庸置疑,随着中国网络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宽带建设的发展已由单纯量的扩张步入内容为王的时代。电信部门关心的不仅仅是网络覆盖率、宽带用户数等量化指标,而是如何通过现有的网络带动增值业务的增长,如何改造升级原有的接入方式以适应IPTV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IPTV设备厂商而言,深入了解IPTV的建设需求对于保持自身业务的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制约IPTV扩张的因素

  从目前情况来看,制约IPTV在我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网络平台,二是政策,三是内容的匮乏。

  首先,存在一系列制约IPTV发展的因素。一是网络平台。目前的网络根本难以支撑IPTV大规模、高质量的运行,需要将网络由1M带宽升级到2M甚至10M以上。由于IPTV涉及网络多种运营环境,无论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千差万别,不仅数字流媒体格式各异,压缩模式也各有不同,终端设备、显示设备端口等技术标准也没能统一。二是政策。目前国内惟一获得IPTV牌照的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信运营商还未取得牌照,只能采取电信运营商与上海文广合作的方式,由此带来不确定性。三是内容。国内在内容方面的管制,使IPTV的内容与有线数字电视相比并无任何优势,很难吸引习惯了看电视的用户转移到IPTV。

  其次,就性价比比较,有线数字电视远胜于IPTV。高清频道的IPTV需要6M带宽,100个频道即600M,这对于目前还停留在1M左右的ADSL宽带而言,意味着极高的投资成本。另外,有线数字电视与IPTV价格差明显。美国等发达市场有线电视的基本收费为30多美元/月,与宽带收费标准相差无几。可在国内,有线网收费多数为30多元/月,宽带接入消费标准远远高出这一数字。即使具有更强的互动性,IPTV的性价比恐怕也难以与有线数字电视相比。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IPTV更多是“鲶鱼”,对有线数字电视构成的竞争并非是全方位的。国内有线电视网络是一个高度区域分割、各自为政的市场,各地有线网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市场意识和规模效应。IPTV的“半路杀出”,有望从体制上激发有线网络的生命力,促使有线网络加快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提高运作能力,并着手区域联合。

  笔者认为:IPTV在我国的发展势头不小,参与其中有网络运营商,各大传统媒体,家电生产商,网络游戏公司等,可以说这块蛋糕具有诱人的利润,吸引众人的目光,IPTV的前景是乐观的。目前它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将来如何健康有序地发展,将是我们继续关注的一方面。IPTV最大的生命力是在于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新媒体、交互媒体是IPTV最有能力的运营空间,把IM、视频博客、即时通信结合起来,才是IPTV发展最大的前途。

0
相关文章